每日經濟新聞 2022-04-26 12:38:55
每經編輯 李澤東
4月26日,A股三大指數高開,滬指早間探底回升,創指站回2200點,漲幅一度擴大至2%,北向資金小幅流入,免稅店、白酒、物流等板塊領漲,零售板塊掀漲停潮。
截至午間收盤,滬指漲0.94%,報2955.93點;深成指漲1.31%,報10515.08點;創指漲1.96%,報2211.47點。
從盤面上看,免稅店、水利、白酒板塊漲幅居前,紡織服裝、煤炭、油氣板塊跌幅居前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-401005182
4月25日,A股市場大幅下挫,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,下跌5.13%,創出自2020年2月3日之后,最近兩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,各大行業板塊全線下挫。
據統計,當天收盤合計超過700只股票跌停,跌幅在10%及以上的股票超過800只,跌幅在8%以上的股票超過2500只。
對此,《上海證券報》、《中國證券報》、《證券時報》和《證券日報》等四大證券報均在頭版發聲力挺A股。
上海證券報頭版撰文《積極的市場因素不容忽視》稱,受悲觀情緒擾動,A股市場昨日大幅下挫,作為重要“心理關口”的滬指3000點告破。而就在市場為悲觀和恐慌的迷霧所籠罩、一些投資者不知何去何從之時,研究機構提示了一組“路標”,即應以中期視角尋找“大概率”積極因素:疫情將得到改善是第一大概率的事件、穩增長還會加碼也是大概率事件、當前市場大概率處在中期底部區間……機構普遍認為,隨著負面因子與積極因素的此消彼長,股市將逐步企穩并重回軌道。
中國證券報頭版文章《熬過春寒,播種未來》說,近期,疫情沖擊、俄烏局勢、美聯儲緊縮政策外溢影響加大,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增多,經濟發展面臨的“三重壓力”有所加大,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也遭遇不小挑戰。本報今起推出“穩預期強信心——資本市場新動態新現象觀察”系列報道,多維度解析當前市場關注的重點、熱點問題,以期理性、客觀地“識變”“應變”,共同助力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
證券時報頭版《A股市場“深蹲” 指數漸入價值區間》文章表示,當天市場“深蹲”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,不過在調整之余,一些積極因素也開始浮現。比如有機構就認為,市場估值調整或已接近極限,未來更重要的是盈利預期。隨著市場大幅調整,各指數逐步進入價值區間,投資者不應過度悲觀。
證券日報的頭版文章《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 專家呼吁機構投資者以行動引導情緒》援引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的話稱:“在A股市場缺乏信心,甚至出現恐慌情緒時,機構投資者更應該做出表率,堅守優質股票,堅守價值投資理念,引導市場情緒穩定和好轉?!?/strong>
據央行網站4月26日消息,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當前金融市場情況接受金融時報采訪。
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,我們關注到近期金融市場出現一些波動,主要受投資者預期和情緒的影響。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,經濟內生增長潛力巨大,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實質性進展。金融系統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支持物流暢通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,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。按照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方針,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,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。
人民銀行將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,特別是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,支持農業生產和能源保供增供,推出科技創新再貸款和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,增加1000億元再貸款支持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儲能,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和民航專項再貸款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促進金融市場健康平穩發展,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。
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、上海證券報、中國證券報、證券日報、澎湃新聞、中國人民銀行官網、公開資料
封面圖片來源:攝圖網-401005182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:021-60900099轉688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